一大早,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岔科鎮阻塘子村煙農姚金富就到了地里,給自家種植的10畝荷蘭豆搭豆架。在村里,姚金富是第一個利用煙地種荷蘭豆的人,到今年已連續種了5年。
“用種過烤煙的地種豆子,不僅少用化肥,病蟲害也少。雖然費工,但總體收入還不錯?!币鸶贿吀苫钸呎f。
種了幾年豆子,姚金富總結了一套經驗:用來搭豆架的竹竿長度不低于2米;竹竿從地面往上0.2米到2米左右的地方分別扎了兩道細鐵絲,這讓10畝地的豆架連成了一個整體,“這樣做的好處是豆蔓上架后受力均勻,避免豆架倒伏?!?/p>
近幾年,阻塘子村的發展令人側目,全村180多戶人家,住進小樓的有140多戶,戶均年收入不低于20萬元。這,與建水縣煙草專賣局的一系列幫扶措施不無關系。
地處半干旱山區的阻塘子村雖然耕地多,但曾嚴重缺乏生產用水,受制于此,村民們發展農業的步子邁得艱難,收入有限。
阻塘子村是一個有著30多年歷史的老煙區,近20年來,為了克服村里生產用水匱乏的困難,當地煙葉工作站每年煙苗移栽期都組織車輛運水抗旱,田間道路通行方便的地塊集中送水,不方便地塊以補貼抗旱資金的方式動員村民們運水抗旱移栽,千方百計降低村民的生產成本,增加收入。
2014年,村里有人請來的打井隊從數百米深的地下打出了機井水且出水量穩定,打破了多年來“阻塘子村出不了井水”的說法。這一消息傳出后,許多搞農業種植的客商紛至沓來商談土地流轉事宜。阻塘子村抓住這一機遇,將村里的4000余畝土地流轉出去,僅此一項,每年就能為村民帶來500多萬元土地流轉金。
姚金富將家里的部分土地流轉出去,其余用來種烤煙和煙后作物。前幾年有客商到村里種荷蘭豆需要大量用工,姚金富得空時便和其他村民到豆子地打工,學到技術后便自個兒單干。
“價格穩定時,種1畝豆子能有2000多元純收入,不錯咧!”姚金富說,荷蘭豆從播種到收獲只要3個多月時間,這個收益,值得下一番力氣,這也讓他多產增收的路子走得更穩。(記者 鄭義 通訊員 鄧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