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堅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總要求,堅持在梯隊建設、審核把關、教育培訓、壓實責任上下功夫,從嚴抓好發展黨員鏈條。
突出“精度”建梯隊。東勝區堅持把政治標準擺在首位,通過一線發現、源頭培養,注重在疫情防控、基層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中挖掘培養、識別考驗,把現實表現作為發現、培養、考察入黨申請人的“試金石”,側重在“兩新”組織、衛生系統、教育領域、一線工人等中發展黨員。建立黨員后備力量“蓄水池”,定期分析研判、實施動態管理,今年以來,儲備入黨積極分子1000余人、入黨申請人1400余人。
突出“硬度”嚴把關。東勝區建立發展黨員負面清單,實行區級政審聯審機制,堅決防止“帶病入黨”。按照“多中選好、好中選優”原則,準確考察入黨動機、道德品行等情況。緊盯發展黨員5個階段25個具體程序,結合各環節不同特點,按照“一人一檔、一事一記”原則,準確、真實地建立全程紀實檔案,確保發展步驟一步不落、發展情況一目了然。
突出“深度”抓培訓。東勝區將發展對象培訓班列入全年干部培訓計劃,依托區委黨校、“晚間七點半講堂”等載體,量身定制“學習套餐”,引導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以及黨內重要法規。堅持“凡訓必考”,組織學員統一參加結業考試,將培訓結果作為預備黨員的重要依據,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思想、行動和作風上入黨的新動力。
突出“力度”壓責任。東勝區按照“誰培養誰負責、誰發展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圍繞發展黨員工作具體步驟及要求,分類細化職責,推動履職清單全流程管控,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嚴肅追責問責,堅持懲教結合,實行發展黨員責任倒查,對在發展過程中將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發展入黨的,依規給予組織處置或紀律處分,切實以“硬舉措”推動發展黨員責任落實到位。(記者 宮立靈 通訊員 吳園柯柯 付涵琦)